說劇情多沒意思,有看戲的人就知道,怎麼說也大同小異,
專業的劇評我又擠不出來,只好寫下因人而異的看戲感受,
那就是,這部戲丟給我內心什麼。
大概又經過一百年懶的打網誌了,之前看過一本書,
裡頭寫到要維持每日的習慣,最後才能有所收穫,
因此今天先打個五百字就好(結果廢話可能要佔三百字)。
寫劇評這事應該讓專業的來,路人我還是退到一邊就好,
但連寫心得這種路人等級的事,我仍感到不可思議的困難啊,
看看我過去竟然能寫個幾篇,都想坐時光機膜拜一下過去的我了。
廢話先告一段落,回到【八月,在我家】這部戲。
上一齣戲已是五月底看的台北詩人(馬上又離題),
當時剛進入醫院工作,當時坐著看康熙都能睡著,
沒有昏睡在黑暗涼快的劇場就是萬興了,
要寫出什麼心得的除非是見鬼,但!
萬惡的就是這個But,還不到一個月的光陰,
我對這部戲的記憶已缺的七零八落,所以說不寫點東西,
真的是趴在地上找也找不回一丁點印象了,
既然這麼早便體認到腦容量有限,手還是認命點打些字,
覺就少睡個十五分鐘吧…
再次認真回到正題(卡接跳躍貌),這部戲很早就買好票了,
當然下班時也是兩眼一翻,掙扎著可不可以乾脆不要出門,
可再怎樣也絕不能和自己鈔票過不去,終究也是坐在劇場裡頭。
這種假日的活動真的很奇妙,就像是假日早起和跑跑步機一樣,
做之前就會開始後悔、掙扎!
寧願昏睡在床上,但一做不得了,
明明很累的身體又重新啟動(不過一樣很累),
至少對於生活的感受又會出現一絲絲改變,
做完後反而慶幸有做到這事,所以最後還是自虐地重復這個循環。
好啦,我受夠一直離題,不要再有開場白了。
改編自國外舞台劇的八月在我家,事實上呈現的相當有台灣味,
是維大利義大利的吳念真導演所改編,
出乎意料還滿帥的吳導演兒子還是吳導演所導(吳定謙導演啦)。
我沒看過原作,也還沒時間補看,
因此無從得知是不是有配合台灣來修改劇情,
之所以有這層懷疑,就是由於劇情與台灣太無縫接軌了。
先撇開一切不談,若單論戲中情節,小至吸毒、離婚、跳海,
大至沉封十年的「其實他是你親弟弟啊!」的親生父親之謎,
根本不用花1600進劇場,打開鄉土劇就看的到了!
明明美劇都沒有這些事,帥氣的狼人吸血鬼或警察偵探科學家呢?
BUT!它明明要挪動屁股移開沙發逼人到文化中心,
售票率仍還有九成九是有原因的!
最大的賣點就是看這些演員們,如何面對這麼荒唐的劇情還是用力的說服了你。
各個角色的印象就不說了(因為懶了也忘了…)
最大亮點莫過於靈魂人物,飾演媽媽的王琄,
這樣說可能無法想像這角色有多吃重演技,
但告訴你電影版中這媽媽,讓梅莉史翠普再次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女主角提名,
就知道這事情不單純了吧。
媽媽是所有出場人物中最聰明的人,
從頭到尾她什麼事都知道,但她一件事都沒做好。
至少我認為如此,所以看到有人很聰明也無須太忌妒,
因為她還是很有可能搞砸所有事(奇怪的領悟)。
而演員成功的地方便在於將這下一步就要失控的角色,
不斷的讓她在緊繃的邊緣得到最大的角色張力,
又不可讓其崩潰,變成莫名奇妙無視現實邏輯的鬧劇。
白話文就是,不能讓像我一樣剛下班,隨時都想閉上眼的觀眾安心睡去,
同時又不令很愛出戲的觀眾(還是我)心裡OS這根本風水世家找搖控器。
慶幸的是,綠光劇團成功完成了這點,
也因此我才忍不住想留下篇紀錄。
三姊妹的戲份也不少,說到底仍是為了帶出媽媽的歇斯底里的引線,
總得有些白目的事,媽媽才有機會發發牢騷嘛,
所以三姊妹也得各自搞些鳥事,導致這部戲情節非常龐大,
每個人可能都被逼的很想跳海(結果爸爸先做了)。
三位演員也不愧是有功夫的演員,他們生活誇張程度不下於任何人,
有餘力Hold住,並順暢的表現角色該有的情感不流於表面,
也是這部戲能夠讓人明知是風水世家Live版,還目不轉睛的原因。
平常看風水世家能忍住不睡著或偷轉台的有多少,是不是?
剩下的角色各有其個性背景,但功能差異不大,
在不讓劇情失控的前提下,完整了這部戲的血肉,
對於他們,好像沒再多些什麼心得了…因為過了三天,我又忘的差不多了!
就放張謝幕照,一鞠躬謝謝大家吧。
這段日子以來看了不少戲,有的讓人印象深刻,
有的讓我覺得像在開會要忍住睡意,
但說穿了,對於我來說,最大的重點仍在於角色。
他們不見得要討喜、要人見人愛,
但一定要夠深刻,讓你愛就愛、恨也要恨的清清楚楚,
才不會出了劇場反而像剛睡醒,頭昏昏的還摸不到腦袋。
太酷了 !!!!
回覆刪除August osage county居然有舞台劇版本